侵占北京之八国联军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帝国主义各国,为镇压中国北方爆发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并阴谋乘机瓜分中国,从是年5月开始,分别从在华军事基地、殖民地国家和国内抽调兵力,乘舰船运到大沽、塘沽,进人天津租界。至6月10日,进入天津租界的英、美、德、法、俄、目、意、奥8个国家的陆海军达 3000余人。此后,又陆续增兵,最多时兵力达12.8万人(实际参战兵力约3-4万人)。因参战国为上列8国,故称八国联军。其编成情况为:
总司令,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是年8月17日受任,9月下旬到达天津就职。
1、英军,司令为盖斯里少将。兵力3.34万人。其中,4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约2万人;海军陆战队1200余人;杂役团1.35万人;向导1300人。随带火炮14门,骡马2万余匹。
2、法军,司令为福里少将。兵力约2万人。其中,2个步兵旅,1.56万人;海军陆战队人;附属人员约4000人。随带火炮60门,骡马1600匹。
3、德军,司令为瓦德西元帅。兵力2.37万人。其中,3个步兵旅、1个骑兵营,约2.25万人;海军陆战队 1200人。随带火炮 62门。
4、俄军,司令李涅维中将。兵力约2.3万人。分编为8个步兵团,9个骑兵连,6个炮兵连。随带火炮 44门。
5、日军,司令为山口素臣中将。兵力2.23万人。编为1个师团(即第5师团,辖第9、第21旅团),又5个联队(步兵3,骑兵、炮兵各1)、4个大队(炮兵2、工兵、辎重兵各1)。另有海军陆战队(300余人)及其他附属部队。随带火炮58门。
6、美军,司令为沙飞上校。兵力6800余人。编为3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1个炮兵连以及海军陆战队约 1000人。随带火炮30门。
7、意军,司令为伽略尼大校。兵力2600余人。编为3个步兵营、1个炮兵连、1个工兵排、1个辎重排,以及海军陆战队600余人。随带火炮4门。
8、奥军,300人。主要由海军陆战队1个营编成。
是年6月初,联军军舰24艘聚集大沽口外待命。6月17日,攻占大活炮台。7月14日,攻占天津。30日,联军成立“天津都统衙门”(即天津临时政府),进行殖民统治。8月12日占通州,14日占北京。11月,联军陆续增至10万人,分别从北京、天津出发,北犯张家口,东占山海关,南侵沧州、保定、正定以及娘子关、紫荆关等地。12月10日,八国联军设立“管理北京委员会”。联军所到之处,大肆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二十七年(1901)9月7日,清政府全面接受联军提出的《议和大纲》,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铁路线外,其余分撤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