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道姑陈云栖
真毓生,举人之子,长相俊秀,文采济济,年少有名,曾有相面先生定语:当娶道姑为妻。
真生成年后,果然一直没有娶妻,四处提亲,却没有合适的。
一年,真生去看姥姥,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吕祖庵,据传闻里面有四个云字辈的道姑,长的特别漂亮。真生好奇,又想起小时候被相面的说将来会娶道姑,便跑去看,进了道庵,有四个漂亮道姑迎接,分别叫:白云深、盛云眠、梁云栋、陈云栖,陈云栖是最下的,也最漂亮,真生只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想跟她搭话,陈云栖却躲进道庵。
真生不想跟其他人说话,就离开,想第二天来。
第二天,真生又去道庵,想见陈云栖,谁知另外三个道姑总是找借口推脱,就是不让陈云栖出来,真生太想见陈云栖,等到天黑,没办法只好留宿道庵内。没想到的是,原来那三个道姑不正经,竟然轮番和真生折腾,搞的他一夜都没睡好。
真生家教森严,对晚上的事深感羞耻,不敢再去道庵,但又想见陈云栖,只能偷摸在道庵附近偷看,希望能看到。
转了几天,终于让他等到机会,道姑中领头的白云深出门,他看人家走远,赶紧进入道庵,要见陈云栖,果然,其他道姑没有阻拦。
然而陈云栖却没让真生进屋,只是隔着窗户跟他说话,经过一番了解,真生才知道,陈云栖只不过是道庵的诱饵,引诱那些书生公子来道庵消费,她不愿跟同门和污,却也无法脱身,这道庵就像一处青楼,如果真生确实喜欢她,就拿二十两银子给她赎身。
然而二十两银子却让真生难住了,他家教严,可不敢把赎身这种事说给父母听,不然怕是一辈子都见不到陈云栖了,只能自己偷偷攒钱。钱还没攒够,真举人病故,他只能回家奔丧。
等丧事处理完,他也攒够钱,已经过去一年多。真生借口姥姥给他介绍一门亲事,让母亲同意去姥姥家。得到同意后,他自然不去姥姥家,而死直接去了到庵。再回到道庵,却见那里房屋破败,院落荒凉,哪里还有人,没办法,他只能回家。
他回家,推说亲事没成,真生母亲奇怪,也去探望母亲,一问,哪有什么相亲的事,真生都没到家中去,真生母亲大怒,准备回去教训儿子。
回家路上,不知怎么搞的,竟然迷了路,路过一处大户人家宅院,打听下,竟然还是自己家远方亲戚,就借住了几日。
这家人姓京,有一个姑娘十八九了,自视清高,一直没找到婆家。真生母亲听说后也想起自己不争气的儿子,便要见见,见过之后甚是喜欢,直接领着姑娘回家,要做自己儿媳妇。
到家之后,真生和陈云栖一看是对方,自然十分高兴,欢天喜地的结了婚。
原来,当初道庵出了事,观主死了,四个道姑各奔东西,陈云栖本想找真生,可一直没找到,就投奔了亲戚京氏,京氏本想随便找个人家把她嫁了,可她一直不同意,已经十分烦她。真生母亲来时,已经不想理会,如果再不同意,搞不好要卖给别人做妾。
两人结婚后,如胶似漆,生活幸福,可有点不好,陈云栖从小在道观长大,只会下棋弹琴,不会管家务,家里的事什么都不会,都是真生母亲管。真生母亲年纪已大,经常忧虑,怕自己去后没人照顾儿子。
一个月后,云栖回门,两人在京氏家住了几天后返回,路上却看到盛云眠,云栖和云眠在道庵时候是好朋友,便邀请云眠回家。盛云眠此时也是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于是装做云栖姐姐跟他们一起回了家。
到家后,真生母亲对云眠也十分喜欢,估计是为儿子婚事担心久了,看见漂亮姑娘都想收下做儿媳妇。
住了日子,真生母亲发现云眠更不错了,做事特别稳妥,家里事都能安排好,于是跟真生和云栖说和,要把云眠也收做儿媳,真生不敢违逆母亲,云栖也是同意,于是云眠也嫁给真生。
后来,云眠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云栖生了三男一女。真生母亲八十多岁时才去世,她的孙子都中了秀才,好的还中了举人,可谓家门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