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壮的八路军主力团,团长和三位营长全部牺牲,仅副团长授中将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共编有15个主力团,这其中包括115师的独立团、120师的教导团及129师教导团。
15位主力团团长有2位在抗战初期牺牲,一位是115师344旅688团团长陈锦绣,一位是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
而772团首批三位营长也均为革命而献身,可以说是八路军早期15个主力团最悲壮的一个团。
772团是由原红四方面军第31军第93师改编而来,团长由原红93师政委叶成焕担任,副团长则由原红93师师长王近山担任。
原红93师的三个团分别改编为772团的第1、2、3营,营长分别由丁思林、郭国言、易良品担任。
772团是支英雄的部队,作为主力部队先后参加了两次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铺堂之战、长乐村之战,并立下赫赫战功,是386旅旅长陈赓麾下的尖刀部队。
叶成焕担任772团时虽还只有23岁,但却是位老革命。1929年,那时的叶成焕还不到15岁,人还没枪高,他缠着队伍,报名加入了红军。
叶成焕早年曾读过八年私塾,在那个年代算是文化水平比较高,再加上人也机灵,参加红军后,叶成焕成长得很快。
1936年参加红军的第7个年头,他被任命为了红93师政委,此时他年仅22岁。而当时红93师师长正是后来担任他副团长的王近山。
对于王近山将军,相信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亮剑》中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便是以他为原型。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有勇有谋,是员难道的虎将。
而实际上王近山比李云龙要厉害多了,王近山因为打起仗有股子“疯劲”,有着“王疯子”之称,是二野的一员虎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便是由他指挥的。
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一开始并未设政委,所以大部分情况是原红军军事主官仍为八路军军事主官,政委则为副手。
比如115师师长林彪原为红一军团军团长,副师长聂荣臻原为红一军团政委;再比如686团团长李天佑原为红4师师长,副团长杨勇则为红4师政委。
而772团则是以政委为团长,师长为副团长。足见叶成焕比王近山还要厉害。在七亘村伏击战中,叶成焕指挥772团两次伏击日军,敌我伤亡比为3:1,可见叶成焕的指挥能力。
在之后的黄岩底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772团均作为主力部队参战,同样大显身手,这其中叶成焕功不可没。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1938年的长乐村战斗中,原本叶成焕指挥772团已全歼被伏击的日军,但在部队有序撤出战场的过程中,日军的援军赶来。
叶成焕率领一个排断后,在山头上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被日军狙击手发现开枪射击,叶成焕不幸中弹,后因伤势太重而不幸牺牲。
叶成焕的牺牲不仅惊动了129师师部,也惊动了八路军总部,除了129师386旅全体指战员外,八路军总指挥朱德、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三位元帅都来为他送行。
而在红军时期曾被叶成焕救过一命的386旅参谋长李聚奎更是泣不成声。叶成焕牺牲时年仅24岁,以他的战功和资历如果能参加授衔,必授上将。
一营长丁思林在1938年升任386旅新1团团长,在次年的香城固伏击战中,丁思林指挥新1团全歼了日军的一个中队及一个补充大队250余人,还摧毁了9辆汽车及缴获了3门火炮。
朱德总司令称赞新1团是“模范青年团”,后新1团又被授予“朱德青年团”光荣称号。数月后,丁思林指挥新1团与敌激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二营长郭国言1929年便参加红军,曾先后7次负伤,1941年初郭国言被任命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八路军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
次年2月底,郭国言率领决死三纵在太有镇阻击4000余日伪军,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不幸被炮弹击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三营长易良品在叶成焕牺牲后接任772团团长,不久又选派进入抗大学习,从抗大毕业后,易良品被分配到129师随营学校担任校长,在担任校长的两年时间里,易良品为129师培养了大量的干部。
1940年随营学校停办后,易良品调任新七旅旅长。两年后又担任冀南军区第六分区司令员。在1943年的一次突围中,易良品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
772团副团长王近山后成为刘邓首长麾下的一员虎将,曾先后担任华野六纵司令员、二野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