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第一凶,最毒穿堂风”,啥是穿堂风?老祖宗的警告要牢记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其中就包含了备受人们推崇的俗语。俗语,是指民间流传、言简意赅的短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它们往往朗朗上口、简明扼要、指向明确、寓意深刻。

中国的“家”文化一直是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之笔,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场所。头上有屋瓦,地上养着猪(豕),这便是我国古人对家的定义。在古人看来,没有住所就无法定居,便不能称之为家,而家的承载物就是房子,它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而从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安家立业、安土重迁等词语中,我们也能看出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的重要性。
所以自古以来,古人就非常重视家的格局,因此关于家的俗语也是最多的。例如“房屋第一凶,最毒穿堂风”,可啥是穿堂风?有啥危害呢?

什么是“穿堂风“?
所谓的穿堂风,也就是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在风水学上,穿堂风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穿风堂煞。
在古代的民居里,“穿堂”是指打开家中大门,站在门口能直接看到正对着大门的窗户或后门,整个房屋布局一览无遗,从头看到底。也就是大门、厅堂或中央方位,以及后窗或后门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从门口有风吹进来,房屋通透,那么风就会传遍整个房屋,然后再从后门或者是窗户出去,而这种房间的布局就称之为“穿堂风”,意思就是风能从你家穿堂而过。

一般在房屋设计的时候,有四种格局是最容易形成穿堂风的。第一种就是前面的大门对着房子的后门;第二种是前门对着后面的窗户;第三种就是窗户正对着窗户;第四种是三穿门,三穿门指三个门位于同一条直线。这四种设计的房子,都是很容易形成穿堂风的,自古以来在建房子的时候都是大忌。

那为什么古人如此避讳穿堂风呢?它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1、前通后通,人财两空
在风水学中,房屋讲究 “藏风纳气”的原则,而穿堂风就打破了这种环境的平衡,不聚气,就认为是不聚财,这样就容易破财。因为房屋的大门和窗户或后门是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大门流入的气,没有经过任何停顿或阻挡,就急急的流出去了。而古人认为门窗就是各种气流通的口,穿堂风格局就形成两张口对着吹,大门纳来的气,就留不住。而在穿堂风这种格局下,财来的快,走的也快,财就聚不住。家里的钱财一般就左手进,右手出了,根本存不到钱。

穿堂风格局除了不利于聚财,也不利于聚气。气乘风则散,所以风水上气是喜回旋的,不喜直进直出。而有穿堂风格局的房子,气流没有阻挡,会导致室内气场不稳,时间长了容易形成煞气,影响居住者的运势。长时间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居住者的情绪容易不稳,夫妻容易吵架,也会导致居住者事业无成,家运败落,窗户开越大,越验!这也就是俗话说的 “前通后通,人财两空”。

2、容易诱发疾病
穿堂风不仅只是风水学意义上的大忌,还可能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穿堂风是因为建筑物的结构、窗户的位置、门与窗之间的布局等因素造成的。当气温、湿度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室外的空气会从建筑物的一侧进入,然后贯穿内部空间,最终从另一侧流出,形成一股气流。
如果长时间生活在穿堂风的环境里面,室内的空气流动太快,会带走室内的温度和室内人员的大量体表热量,容易造成人体虚邪贼风入侵而引起感冒发烧和风湿类、关节炎等疾病。
除此,穿堂风还会携带很多的灰尘、花粉和微生物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容易导致鼻塞、打喷嚏、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写在最后:
自古以来,老人们就非常注重房子的格局,认为家居风水的好坏不但可以影响居住者的健康,还会影响家庭运势。而且在民间还有“四大毒”的说法,分别是“”婆婆嘴、后娘心、桥心水,穿堂风”,人们把穿堂风和过去后娘对待孩子的心态来对比,从这也凸显出了穿堂风危害之厉害,是不容小视的。其背后所蕴含的健康警示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