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投资世界的“七原罪”,戒之戒之
七原罪(seven deadly sins),原指天主教教义中对人类恶行的分类,包括: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我们发现,在投资/交易的世界里,也存在着同样的“七原罪”,它们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而且也会造成财务上的重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了解,避免“犯罪”。
1、傲慢——过度自信
充足的自信、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懂,这种心态在工作和创新领域可能很有助益,但在投资世界会适得其反。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华尔街基金经理,也要谦逊地面对市场,因为它无法被完全预测和战胜,总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克服傲慢的最佳方法是对市场有更科学的认知,推荐阅读一些经典著作,比如经济学教授马尔基尔(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聪明的投资者》。
2、嫉妒——羊群效应
嫉妒是渴望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这种心态会让投资者跟随人群去投资热门产品,只是想要抓住机会,而不去考虑市场是否过热,以及个人能否承受暴跌的风险。这也造成了“羊群效应”。
比如股市泡沫增长时期,周边人赚钱的事迹会鼓励更多个体参与市场,人们期望股价在更多的时间范围内继续上涨。而一旦泡沫破裂,就会给很多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
通过了解自己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回顾市场历史行情,可以给嫉妒和冲动降温。
3、暴怒—放大错误
由于市场的不可测性或某些错误,投资者可能在某段时间遭受损失,一些人会因此而恼怒并放大了错误。
比如约翰本周在黄金上亏了1000美金,他心情变得很糟并急切的要把这1000美金赚回来,为此不惜扩大仓位,如果继续亏损,约翰就会暴怒并被情绪俘虏,而结果可能会变得更差。
情绪化不利于投资行为,不要在时机不好和策略未经测试之前出手。无论面对何种情形,请务必冷静下来,再去做新的决定。
4、懒惰—不爱学习
和任何工作一样,投资也需要正确的知识和领悟才能获得成功。活到老学到老不应该是句空话。
聪明人会坚持观察、学习并思考,普通人则平时娱乐做投资时靠道听途说。所以两者的认知和决策水平相差很大。
懒惰的问题倒是很容易解决,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有很多知识在持续推送给你。每天可以花30分钟观看财经文章和视频,你的认知就会很快升级,知识就是钱进的力量。
5、贪婪—过度杠杆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资本和行情的幅度却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无限膨胀的欲望,有人踏上了过度使用杠杆的不归路。
虽然在某些市场(比如期货、外汇),杠杆几乎是必须存在的,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对杠杆使用的力度则完全掌握在投资者手里,如果用力过度(重仓),就很容易让资金在日常的无序波动中被损失掉。
治疗贪婪的办法是去核算一下风险,如果市场反向走账户能否承受得住?
以此建立一个投资纪律并坚决执行下去。
6、暴食—过度交易
生活中的暴食是指吃的太多。投资市场中的暴食是指交易太频繁。
中国A股散户的交易频率比机构高很多,但收益也比机构低很多。而且每笔交易都会存在佣金损失。
《投资者行为:心理学》的作者之一维克多·瑞查迪(Victor Ricciardi)说:
“倾向于承担高风险的个人投资者通常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他们的投资组合中交易过度频繁,付出了更高的佣金,获得了更低的回报”。
还要注意,交易会让人“上瘾”,这个比毒瘾可能更恐怖,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
7、色欲—投资陷阱
这一点在投资和生活的世界可能是重合的。美女帅哥非常诱惑人,但她/他可能让你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现在无论是在网站还是视频app上都能看到那些闪动的靓丽面孔,你可以通过思考或询问她们是如何赚钱的来避免掉入陷阱。
有些投资顾问和投资者存在利益冲突,一些美女/帅哥分析师每天在直播室或群里频繁的给出各种买卖建议,只是在鼓励客户过度交易,以赚取更多的佣金。
为此,你应该多去读一读和你没有利益关系的文章或观点,并且通过学习来建立自己的逻辑。
投资市场,方向大于技巧,选择大于努力,只有避开明显的错误,坚持正确的理念和纪律性,你才可以拥有更好的收获。
(原作者:铖训,转载请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