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时,当晚让英军“下岗”的军人谭善爱,如今怎么样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鼓舞人心的瞬间被人铭记,一些人在那个时刻会熠熠生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就是载入历史的重大历史时刻。在这全球瞩目的交接仪式上,一位名叫谭善爱的军人,以他那句铿锵有力的“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如今,二十余年过去,这位曾经的军中明星,他的生活、事业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香港回归的辉煌瞬间
1997年6月30日的夜晚,深圳军营内灯火通明,紧张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谭善爱,这位身高超过一米八、气质威严挺拔的军务参谋,正站在队列的最前端,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当晚,他要代表祖国站在台上,与英国军队进行香港防务的交接,这一使命无比神圣且责任重大。
几个月前,谭善爱被首长选中担任香港回归中英防务交接仪式的指挥官。
谭善爱自1983年参军以来,凭借出色的军事技能、以及过硬的政治素质,多次在重要场合代表中国军人站上舞台。

曾在广州军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阅兵活动中,担任掌旗兵,他的表现让在场的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他之前一直在桂林陆军学院学习,专攻步兵指挥,毕业后从基层做起,他勤奋好学,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为了这次交接仪式,谭善爱和他的战友们进行了无数次的演练。
每一个细节,讲话的语调、语速、动作的执行,礼仪规范,都被反复精心打磨,要在当天做到完美无瑕。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交接,是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的展现。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随着谭善爱那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响起:“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他的这句话让无数国人瞬间沸腾,这个画面也成为重要的历史性一刻。
摄像机镜头下,谭善爱眼神坚毅、身姿挺拔,这段画面成为了无数中国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谭善爱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同时参与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辉煌时刻,他也是交接仪式中最为耀眼的人之一。

转业后的新篇章
香港回归后,谭善爱的依然在驻港部队服役,并积极参与澳门回归的相关筹备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谭善爱也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抉择—退伍。2005年,他主动申请转业,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军营,来到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区黄田派出所工作。
从一名受人瞩目的军官转变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谭善爱也曾有过巨大的心理落差。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的工作。
他深知,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警队,都是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黄田派出所,谭善爱以他特有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尊敬。创下了一天出警31次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特保大队的崛起
2008年,宝安公安分局特种保卫大队成立,谭善爱被任命为大队长。
这是对他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特保大队主要担负维稳处突、抢险救灾、协助抓捕三大任务。
谭善将部队的管理理念移植到特保大队,特保大队完全执行准军事化管理,固定作息时间,培养队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加强队员的法律教育、纪律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
在他的带领下,特保大队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3个中队发展到12个中队,总人数超过1000人。

特保大队累计出动队员39万余人次,抓获各类嫌犯1492人,刑事拘留48人、治安拘留150人、打掉犯罪团伙32个,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安保、维稳处突、防汛抢险等任务。
谭善爱和他的特保大队,成为了深圳公安系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虽然离开了军营,但谭善爱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生活中,他低调谦逊,与人为善。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他还十分关注环保和教育事业,一直在默默的为环保和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谭善爱时常会回忆起自己在香港回归时的那一刻。他说:“那是我人生中的巅峰时刻,作为一个军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我应该承担的任务。”但他也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辉煌只是其中的一瞬,真正的价值在于持续不断地为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
谭善爱也深知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积极参与各种宣讲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他强调,无论是军人还是警察,都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都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年轻人要勇于担当,敢于面对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
如今,谭善爱已经步入了中年,但他的热情和干劲却丝毫未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公安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一直都在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他认为,公安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重要屏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谭善爱,这位在香港回归时让英军“下岗”的军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公安干警。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只要心怀国家、心系人民,就能够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愿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