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苑杂坛》为何突然停播,真的是姜昆举报?汪文华一语道破
《曲苑杂坛》的辉煌
提到《曲苑杂坛》的片头曲,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瞬间就能勾起了许多七零、八零、九零的回忆。
90年代电视上播放的综艺节目很少,很多人都盯紧了中央台,周三等着看《曲苑杂谈》,周六等着看《综艺大观》,周日等着看《正大综艺》,前两个节目里面播放的多是相声和小品,都是能引人发笑,让人放松的节目,在《曲苑杂坛》第一期节目中,主持人汪文华就说出了创办宗旨。
《曲苑杂坛》从1991年开播,历经20年沧桑,到 2011年被迫下架停播,这令无数爱好曲艺的观众为之惋惜,感慨失去了一档优秀的节目,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档长寿节目停播呢?
《曲苑杂坛》是由汪文华一手创办,她是节目的创始人、制片人、主持人,节目中设置了快活林、笑不笑由你、惊险奇观、杨柳新枝等板块,正如片头曲所唱,里面的内容包含: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马戏、说唱,还有国外精彩的杂技,都囊括其中。
节目每年都有新东西推出,洛桑和博林的《洛桑学艺》系列,买红妹和韩兰成的《新疆妹买买提》系列,都是《曲苑杂坛》推出的优秀节目。
节目的收视率超过了《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汪文华还被评为全国电视节目十佳主持人。当时《曲苑杂坛》捧红了无数人,因此这档节目也成了曲艺工作者的圣地,大家都希望能通过这个节目让自己大放异彩,郭德纲提到这档节目时表示,做梦都想上《曲苑杂坛》。姜昆为了上这档节目,不惜拉关系走后门。
《曲苑杂坛》停播,姜昆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
2005年南方某报报道了,姜昆炮轰央视《曲苑杂坛》,说节目不伦不类,误人子弟的文章,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章报道并不属实,他们只是对于《曲苑杂坛》的片头歌曲进行了批评,姜昆表示在参加曲艺学术研讨会时,在会上做了一个即兴演讲,针对《曲苑杂坛》的主题歌进行了批评。
主要是针对歌曲,开头一句的‘相声’‘小品’中的个别字的发音,因为歌曲里面,原本是四声的‘相’变成了三声,“相声”唱成了“响声”,而‘品’字却由三声变成了二声,“小品”唱成了“小萍”,这样倒字的唱法违背了曲艺的规律,还会以讹传讹会误人子弟。
为此姜昆联合师父马季、冯巩、刘兰芳等人给央视写了一封信,反映《曲苑杂坛》的片头曲“倒字”现象,而《曲苑杂坛》剧组,也已经接受了他们提出的意见,并且表示将对这首歌曲进行改编整理。
随后歌曲被重新演唱,原来《曲苑杂坛》片头曲是男声演唱,演唱者是仲伟成,重新演唱是女声演唱,演唱者是刘桂娟。
《曲苑杂坛》更换片头曲的影响
然而《曲苑杂坛》更换片头歌曲,看似是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
姜昆等人已经先写过联名信给央视,节目组也已经答应会整改,本来这事已经翻篇了。但是姜昆在随后召开的,研讨会上再次提出公开批评,似是要抓住曲苑杂坛不放。
记者采访汪文华时,汪文华却说出了另外一层内幕,姜昆之前找过她,想在节目中办相声专场,希望央视在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但这被汪文化拒绝了,汪文华觉得:节目是属于国家电视台的,她自己不能滥用权力为个人树碑立传,如果姜昆想上《曲苑杂坛》,可以通过打报告等渠道寻求合作。
汪文华的态度很坚定,上节目的要求也很简单,关键是要看作品好不好,无论是新人还是大腕,在这一点上必须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不管是面对谁,她都不会改变原则。
因为自己的节目不能上曲苑杂坛,而对曲苑杂坛公开批评,这应该算是姜昆的打击报复,然而姜昆的报复也只是,联合师父马季等人,写联名信举报《曲苑杂坛》。姜昆当时虽然已经是曲协的副主席,但他还没有能力,让央视的节目直接停播。
曲苑杂坛停播,也是在这事发生6年后才停,可见姜昆当时虽然跟节目组闹得不愉快,但是只是更换了片头曲,对节目并没有影响。
也有一种说法,姜昆改变了节目的审查制度,因为举报信之后,姜昆还是带着徒弟周玮上了曲苑杂坛,后来越来越多名不副实的人上了节目,节目审查制度宽松,导致节目质量越来越差。
而《曲苑杂坛》的停播,也是受地方电视台的冲击,2011年的时候,选秀、访谈类节目盛行,地方台的综艺节目,分走了大量的收视率。后期的《曲苑杂坛》,多是魔术杂技一类,相声则越来越少,节目也变得没有吸引力,网络的兴起,看电视的人也越来越少。
于是央视在2011年下半年停播,将《曲苑杂坛》停播,汪文华老师也离开了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