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运动康复专家励建安,告诉你为什么说运动就是医药
励建安,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
他1983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现任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
他是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是心血管疾病运动与康复专家。
同样他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今年已经72岁了,还能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而他真正地跑步居然是从64岁才开始。
视频加载中...
在2016年,在励建安64岁的时候,在那之前的几年他平时工作非常忙,压力很大,对身体健康管理有所忽视,那几年每年都会有一次严重的病毒感染,那三年春节他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好朋友送给他一双跑鞋和一件马拉松纪念T恤,推荐他跑步。
最开始的时候励建安连3公里都无法跑下,还好本身自律性较好,努力坚持了下来!而仅仅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身体的素质明显的感觉提高了,从83公斤的体重直接减到了73公斤。
从3公里跑跑停停开始,到70岁居然能环太湖跑一圈,令人非常惊讶。
大家知道太湖一圈是多少吗?
是300km啊!
是不是不敢相信?这是我国第一个70岁以上的人完成这样的挑战。
他和一群人,用7天时间,每天大约跑一个全程马拉松(42.195km),跑完300km,第八天接着上班。
励建安在跑步这几年中,不仅体重减轻了,感冒一次都没有,胆固醇也降到了正常值。而且他的骨密度由骨质疏松的状态转变为40岁的平均值,原来直径26mm的肺结节变成了10mm。
励建安说,运动带给人们的很多好处,是其他方式不能达到的,例如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肌肉,让耐力变得更好,如果不运动,吃什么都不能长肌肉。另外运动对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的积极影响,也都是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
不过他也强调,运动是医药,但不能代表一定是良药,一旦你过度的运动自然就会变成不良的医疗了,严格来说,跑步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用最小的代价长期坚持,且有益于健康的呢?——只有运动。”励建安在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励建安一方面身体力行提倡“运动是医药”改善老年人积极养老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在思考和探索更适合中国老龄化的养老方式。
励建安谈到康复是要强调主动健康,强调主动锻炼,这是特别重要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们国家要从养老转变为积极老龄化,要从养病转变成积极地对待疾病,而不是被养着。
励建安喜欢参加马拉松长跑,但他并不追求成绩,而是希望自己到100岁的时候还能跑步。他说,那时哪怕只能跑100米,也说明生活不需要别人照顾,而这就是健康的意义。